冬虫夏草特殊的药用功效很早以前已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。早在唐中宗时,金城公主嫁到西藏带去的医药书籍《月王药诊》(公元710年)中,已有“牙儿札更布”(冬虫夏草的藏语称谓) 的记述,描述了其能“治肺部疾病”。稍后(公元780 年)的《藏本草》记载了冬虫夏草具有“润肺、补肾”的功能。清代(公元1694年),汪昂在《本草备要》中对冬虫夏草已有翔实记载:“冬虫夏草,冬在土中,形如老蚕,有毛能动,至夏则毛出土上,连身俱化为草”;其性味功用为“甘、平”“保肺益肾、止血化痰、已劳嗽”。其他典籍如《酉阳杂俎》《图鉴》《吾三卷香》《金汁甘露宝瓶札记》《甘露宝库》《寿世保元》《本草从新》和《本草纲目拾遗》等也有冬虫夏草药效的记载。由此可见,我们的祖先早在1300 多年前就已经认识了冬虫夏草及其特殊功效:“补肺、强肾、益精气,理诸虚百损”“功与人参、鹿茸同,但药性温和,老少病虚者皆宜食用。”
冬虫夏草的现代研究始于1958 年,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资源昆虫室通过对四川康定一带的野外考察,认为“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是虫草蝙蝠蛾”,首次明确了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种类,也证实了“冬天是虫、夏天是草”名称的由来。此后,对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种类的调查进入了一个小高潮,陆续有冬虫夏草寄主昆虫新种的报道。
与此同时,对冬虫夏草及其寄主昆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也逐渐增多。进一步明确了分布在青藏高原不同产区的冬虫夏草为同一个物种,均为冬虫夏草菌,而寄主昆虫则存在种类差异。同时,明确了温湿度、光照和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冬虫夏草菌发育的影响。其间还有低海拔繁育寄主昆虫和尝试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报道。
关于冬虫夏草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也在增多,并陆续发现了一些代表性的化合物,如虫草素、腺苷、麦角甾醇、多糖、甘露醇和氨基酸等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也因此将腺苷规定为冬虫夏草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,并陆续证实了冬虫夏草在抑制肿瘤、抗癌和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的独特功效。